点击“甘肃教师学苑”关注我们
ChatGPT自2022年11月30日向公众发布以来,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。2023年1月,ChatGPT活跃用户超过1亿,成为迄今为止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。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,ChatGPT不仅通过了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,还顺利通过了美国的司法考试以及商学院考试。那么ChatGPT到底是什么?ChatGPT智能程度究竟如何?本文通过通俗的语言分析ChatGPT的工作原理,浅析如何提前应对ChatGPT对中小学教育带来的可能影响。一、ChatGPT是什么ChatGPT由美国OpenAI公司发布,其全称为Chat Generative Pre-trained Transformer,是基于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的聊天机器人。其关键技术特点在于基于Transformer架构(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深度学习模型),并使用了大量的文本数据进行训练,使其能够生成较高质量的文本。我们可以从其英语名称的组成,通俗的来理解ChatGPT的工作机制及特点。1.Chat(聊天)。从工具的本质上来讲,ChatGPT是一个聊天机器人。是一个只能接受人类指令和问题,不能自主产生问题的聊天机器人。它能识别和生成人类的自然语句,通过对话的方式与人交互,并且支持连续多轮对话,极大的提升了对话交互模式体验。2.Generative(生成)。ChatGPT是基于庞大的语料库(可以理解为数据源,目前ChatGPT是基于2021年的数据,2019年2月发布的GPT-2参数量为15亿,而2020年5月的GPT-3参数量达到了1750亿。)生成回答的内容。基于这种工作机制,我们可以判断ChatGPT是无法生成新的知识的,它的知识来自于人类给它的训练数据。但是基于其具备“生成”内容的机制,它会根据语料库生成认为“对”或者“合理”的回答,因此出现了我们现在热议的ChatGPT“一本正经胡说八道”的问题,比如它会严谨的分析“林黛玉为何能倒拔垂柳”,并“合理”的回答。3.Pre-trained(预训练)。ChatGPT经历了大量的预训练,在大规模的语料库上对神经网络进行预训练,学习人类通用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模式;通过人工监督进行微调,修正其理解能力。通俗的讲,如果将ChatGPT比喻成一个学生的话,该学生先通过自习,学习了大量的知识(或对或错),然后经老师的评价、引导和调整,掌握课程知识。4.Transformer即变换模型,是一种深度学习模型,用于处理自然语言处理(NLP)中的序列数据。Transformer摆脱了大规模的人工标注数据,并且将顺序计算变成并行计算,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训练时间。举例来说,编写一个学科的教材在以前需要1000名教师,按照章节顺序编写,Transformer的作用就在于可以将1000名教师变成10名甚至5名教师就能完成,并且不需要按照章节顺序来编写。Transformer大幅节省了人力资源及时间资源。二、ChatGPT的智能程度在新闻媒体对ChatGPT的报道中,有“神话”版本,认为ChatGPT将带来职业替代的社会问题,将替代我们现有的很多职业;有“智障”版本,认为ChatGPT对事实性的回答漏洞百出,不具备“智能”的特性,那么究竟ChatGPT的智能程度如何呢?理解ChatGPT的智能程度,需要将ChatGPT置于AIGC(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)的发展中来看。AIGC是指人类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或媒体进行生产、操控和修改的统称。ChatGPT是AIGC快速发展阶段的一种应用。AIGC根据内容不同可分为文本、视频、图像、音频等模态。AIGC的由来已久,经历了早期萌芽阶段(1950s-1990s)、积累发展阶段(1990s-2010s)。2014年,以生成式对抗网络(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, GAN)为代表的深度学习算法的提出和迭代更新,使AIGC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。自2014年起,各类新的模型、算法与应用不断推出,国内外知名科技公司如谷歌、微软、英伟达、百度、腾讯、阿里和字节跳动等纷纷布局了AIGC 技术和应用,如谷歌旗下的Deepmind发布了DVD-GAN模型(2019)、OpenAI推出DALL-E(2021)、ChatGPT(2022),百度推出文心一言等。(后续将在“甘肃教师学苑”的推文中讲述AIGC的发展应用史)ChatGPT本质上是一个内容生成的工具,使用者是人,其智能程度目前远远达不到取代人的高度,甚至还有许多事实性错误,我们不能神话其作用。但是ChatGPT 模型的出现对于文字/语音模态的 AIGC 应用具有重要意义,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可能带来的影响,虽然现在它会有事实性错误的回答,但是它的出现将引起其他AIGC智能的飞速发展。三、ChatGPT与中小学教育随着社会各界对ChatGPT的深入讨论,引发了大家对ChatGPT“入侵”教育界的关注,从知识服务机构及美国部分高校封禁ChatGPT,到小学生利用ChatGPT完成寒假作业,讨论范围已由高等教育下探至中小学教育。对此,教育界众说纷纭,有学者呼吁积极拥抱新科技,如巴川量子学校副校长蒋金凤表示ChatGPT不具创意优势,引导得当则无需忧虑;复旦大学赵斌教授则认为ChatGPT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,宜疏不宜堵;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吴永和主任指出我们需守正创新,推进教育数字化;也有人担心ChatGPT容易让中小学生产生工具依赖,禁锢中小学生逻辑思维,降低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等,警示我们需“退避三舍”。ChatGPT是敌是友,中小学师生如何去面对和应用ChatGPT,我认为,应该从整体AIGC的发展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去判断。ChatGPT目前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聪明,但是ChatGPT的应用创新和行业热点,势必将推动整个AIGC行业的发展,并且加快AIGC与中小学教育融合的进程。以ChatGPT为代表的文本生成应用,与其他模态的AIGC应用结合时,将使AI助教、AI学习助手、AI实验室等成为可能。对此,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,提前准备应对AIGC时代的来临。一方面,中小学教师加强教学方式变革的探究,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、教学引导等,促进学生进行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学习。在传统教学情景中,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,教师是权威的知识身份。然而AIGC应用与教育融合后,将使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、方式、时间和空间等得到无限的扩展。海量的信息与知识将涌现在各种教育终端设备与社交媒体上,因此师生之间非对称的知识关系将受到一定的冲击。教师应在AIGC发展的初始阶段,合理运用AIGC应用为媒介,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的同时,研究顺应技术时代的教学方法等,使学生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成为常态。另一方面,重视学生的“好奇心”,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。如果说思考和创新是区别人工智能与人最大的不同点,那么“好奇心”则是学生思考和创新的内驱力。好奇心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是学生对世界探索、知识渴望的内驱力。重视学生的“好奇心”,能使学习更有效发生。同时,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,包括目标管理、时间管理、自我监控、组织协调和情绪管理等。在海量信息与知识扑面而来的时代,在“好奇心”的驱动下,学生只有凭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,方能在知识海洋中畅游。
作者: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信息化教育治理方向博士研究生;南方科技大学 陈毅
供稿:西北师范大学

【微信公众号用户请返回首页,在对话框中回复“6332”,在线学习和网页版用户请直接回复“6332”,验证您已阅读本文】

甘肃教师学苑
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
——《论语》